苄索氯铵稳定性实验报告
发布时间:2015/3/4 9:57:09 所属类别:资质证书 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稳定性报告
摘要:苄索氯铵是一种结晶状季铵盐化合物,研究其稳定性是在考察其在温度、湿度、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,为其生产、包装、贮存、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。本试验采用高温、高湿、光照等试验方法,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其含量,得出其在适宜储存条件下稳定性较好,产品有效期1年以上,暂定其有效期为1年。
关键词:稳定性试验、苄索氯铵
正文
1 前言
1.1 苄索氯铵简介
中文名称:苄索氯铵
英文名称:Benzethonium chloride
类别:阳离子表面活性剂-季铵盐-苄基季铵盐
CAS No.:121-54-0
分子式:C27H42ClNO2;
分子量:448.08。
结构式:
性质
外观:白色或类白色固体。
溶解性:溶于水。
稳定性:稳定。
危险性:具有刺激性。对皮肤、眼睛有较强的刺激性。
特性:具有优良的杀菌灭藻、防腐、抗静电、润湿、渗透能力。除臭。
1.2 苄索氯铵质量标准
项目Items |
检测方法 method |
认可标准Specification |
||
性状 Character |
|
白色粉末或晶体 White fine powder or crystals |
||
含量 Assay |
|
99.5% |
||
熔点 Melting range |
USP 36-NF31 “Benzethonium Chloride” |
158 - 163 ℃ |
||
溶解度 Solubility |
|
溶于热水、甲醇和乙醇 Soluble in water methanol and alcohol |
||
酸度(1%水溶液) pH(1% water solution) |
|
5-8 |
||
水溶液透明度 Transparency in water solution |
|
透明无色无悬浮物 Transparent colorless no suspended solids |
||
铵盐限度 Limit of ammonium compounds |
USP 36-NF31 “Benzethonium Chloride” |
不得有氨臭味 The ordor of ammonia is not perceptible |
||
炽灼残渣 Residue on ignition |
USP 36-NF31 “Benzethonium Chloride” |
不超过0.1 % NMT 0.1 % |
||
干燥失重 Loss on drying |
USP 36-NF31 “Benzethonium Chloride” |
不超过5 % NMT 5 % |
||
|
|
|
1.3 取样信息:用于检测的供试品采集采用圆锥四分法采集。
批号 |
生产日期 |
生产地点 |
批量 |
包装 |
20131101 |
20131113 |
南京生产基地 |
1000kg |
双层PE袋,25kg纸板桶 |
20131102 |
20131117 |
南京生产基地 |
1000kg |
双层PE袋,25kg纸板桶 |
20131103 |
20131121 |
南京生产基地 |
1000kg |
双层PE袋,25kg纸板桶 |
1.4 稳定性试验指导: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版
2 考察项目及检测方法
2.1性状
2.1.1 外观
白色粉末或晶体;
取样于无色洁净样品盘中,置于明亮处,用肉眼观测其色泽,并检查其是否松散,有无结块和可见杂质。
2.1.2 干燥失重
精确取样品约1g,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,厚度不可超过10mm ,于烘箱内105℃干燥4小时。放入烘箱或干燥器进行干燥时,应将瓶盖取下,置称量瓶旁,或将瓶盖半开进行干燥;取出时,须将称量瓶盖好。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,然后称定重量。
2.1.3 熔点
取合适样品,于不高于80摄氏度条件下减压干燥至恒重,在红外烤灯下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充分, 取一支一端封口的毛细管,以开口端插入样品粉末中,一些粉末会卡入开口端。取出毛细管,将沾黏在外壁的试样擦拭干净。取一支空气冷凝管,一端放置在桌面上,将毛细管的封口端向下,开口端朝上,自玻璃管的上端放入,让毛细管在桌面上弹震,使在开口端的试样落入底部,如此反复几次。毛细管中的试样不要超过2~3 mm。
测定熔点 ,待温度计上升至156℃左右时,减缓加热速度,待温度下降20℃后,重复上述步骤三次。
2.2 含量测定
检测方法:采用高效液相等度洗脱法
样品制备:精确称量2.1.2干燥后的样品50mg,使用甲醇配置成0.1mg/ml浓度供试液,待用。(苄索氯铵的含量线性范围0.05~0.3mg/ml)。
标准品制备:标准样品(含量99.7%),制备方法同上。
实验条件:
色谱柱: C18柱 (250×4.6 mm, 5um),
流动相为甲醇:水=90:10(含高氯酸钠0.1M并用磷酸调pH至3.0),
流速1.0ml/min,
波长260nm,
柱温:25℃。
苄索氯铵在4.7min左右出峰,检测限为5ng。
3 试验方法
3.1高温试验
试验设备
取本品,将本品置入10cm培养皿中,摊成≤5mm厚的薄层,放入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中,设定温度60℃条件下放置10天,于第5天、第10天取样,检测相关指标。
3.2高湿试验
试验设备
取本品,将本品置入10cm培养皿中,摊成≤5mm厚的薄层,放入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中,设置温度25℃±2℃、相对湿度90%±5%,放置10天,在第0天、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。
3.3光照试验
取本品,将本品置入10cm培养皿中,摊成≤5mm厚的薄层,放入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中,距光源30cm,设置光强度为4500lx ,放置10天,在0天、5天和10天取样测定。
3.4加速试验
试验条件
取采用PE材质包装袋模拟市售包装,批号依次为20131101、20131102、20131103 三批次样品,批次包装样品量为200g,试验条件为40℃±2℃、相对湿度75%±5%,试验时间从2014年1月8日开始,为6个月,分别于0、1、2、3、6个月取样检测。
3.5长期试验
试验条件
取采用PE材质包装袋模拟市售包装,批号依次为20131101、20131102、20131103 三批次样品,批次包装样品量为200g,试验条件为25℃±2℃、相对湿度60%±10%,试验时间从2014年1月8日开始,取样时间点为第一年每3个月末一次,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,以后每年末一次,已完成7个月试验,接下来将持续到 2016年1月,此报告为阶段性试验报告。
4 试验结果
用于检测的供试品采集采用检测
4.1高温试验
批次:20131101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4% |
99.56% |
99.53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批次:20131102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9% |
99.60% |
99.58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批次:20131103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0% |
99.52% |
99.50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4.2高湿试验
批次:20131101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6% |
99.55% |
99.58% |
|
吸湿增重(%) |
0 |
0.92% |
1.64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易吸潮 |
易吸潮 |
|
批次:20131102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61% |
99.58% |
99.62% |
|
吸湿增重(%) |
0 |
0.91% |
1.60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易吸潮 |
易吸潮 |
|
批次:20131103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2% |
99.51% |
99.54% |
|
吸湿增重(%) |
0 |
0.92% |
1.65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易吸潮 |
易吸潮 |
|
4.3光照试验
批次:20131101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5% |
99.56% |
99.56% |
|
吸湿增重(%) |
0 |
0.31% |
0.59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批次:20131102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9% |
99.59% |
99.61% |
|
吸湿增重(%) |
0 |
0.30% |
0.58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批次:20131103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
0天 |
5天 |
10天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 |
99.50% |
99.52% |
99.51% |
|
吸湿增重(%) |
0 |
0.30% |
0.57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4.4加速试验
批次:20131101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||
0个月 |
1个月 |
2个月 |
3个月 |
6个月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(%) |
99.58% |
99.55% |
99.59% |
99.57% |
99.57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批次:20131102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||
0个月 |
1个月 |
2个月 |
3个月 |
6个月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(%) |
99.62% |
99.60% |
99.63% |
99.60% |
99.61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批次:20131103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||
0个月 |
1个月 |
2个月 |
3个月 |
6个月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含量(%) |
99.53% |
99.52% |
99.55% |
99.53% |
99.54%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|
4.5长期试验
批次:20131101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||
0个月 |
3个月 |
6个月 |
9个月 |
12个月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- |
- |
|
含量(%) |
99.58% |
99.57% |
99.59% |
- |
-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- |
- |
|
批次:20131102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||
0个月 |
3个月 |
6个月 |
9个月 |
12个月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- |
- |
|
含量(%) |
99.63% |
99.60% |
99.64% |
- |
-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- |
- |
|
批次:20131103
检测 项目 |
批检测结果 |
备注 |
||||
0个月 |
3个月 |
6个月 |
9个月 |
12个月 |
||
外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- |
- |
|
含量(%) |
99.54% |
99.52% |
99.55% |
- |
- |
|
结论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无差异 |
- |
- |
|
5 结论
5.1小结
5.1.1高温试验
苄索氯铵在高温条件下储存较稳定
5.1.2高湿试验
含量
吸潮增重
苄索氯铵在高湿条件下储存易吸潮
5.1.3光照试验
含量
吸潮增重
苄索氯铵在强光和吸潮条件下储存较稳定
5.1.4加速试验
苄索氯铵在高热、高湿条件下储存较稳定
5.1.5长期试验
苄索氯铵在市销包装条件下长期储存较稳定
5.2讨论
由高温试验、高湿试验、光照试验的到的数据表明,苄索氯铵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储存稳定,在高湿度条件下储存容易吸潮,固确定苄索氯铵的市销包装条件为双层厚度为0.10mm PE材质包装袋扎口后,装入纸板桶储存的储运方式可满足产品需要。依据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获得数据表明,使用双层厚度为0.10 mmPE材质包装袋扎口后,装入纸板桶储存的储运方式合适、合理。
5.3结论
依据本稳定性实验所得出的数据,经过数学模型模拟分析,确定苄索氯铵的包装条件为双层 厚度为0.10mm PE材质包装袋扎口后,装入纸板桶储存的储运方式合适、合理,考虑苄索氯铵物理及化学结构性质,贮存条件确定为避光、防潮、室温储存有限期3年(由于长期实验只完成6个月,此数据由加速实验及长期实验现有数据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得出),长期实验按照规划进程实施,以验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。